第4期
廣東省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 2023年3月23日
2023年上半年全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根據上半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商會專家會商,結合病蟲源基數、作物布局、栽培制度和氣候特點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預測今年上半年全省農作物病蟲鼠害總體偏重發生。發生特點:發生病蟲種類多、范圍廣,病蟲并重、重于去年。草地貪夜蛾、稻飛虱、稻紋枯病、黃曲條跳甲、小菜蛾、豆莢螟、瓜薊馬、瓜實蠅、霜霉病、桔小實蠅、荔枝蒂蛀蟲、柑桔紅蜘蛛和農區害鼠等發生較為突出。
一、發生趨勢
?。ㄒ唬┧静∠x 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4800萬畝次。
稻飛虱: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400萬畝次。
稻縱卷葉螟: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200萬畝次。
鉆蛀性螟蟲:中等、局部偏重發生,呈上升趨勢。以二化螟和大螟為主,發生面積530萬畝次。
跗線螨:中等發生,發生面積50萬畝。
紋枯?。褐械绕匕l生。發生面積1060萬畝次。
稻瘟?。浩p、局部中等發生,在感病品種、歷史病區存在流行風險。發生面積265萬畝次。
此外,稻蝽、稻葉蟬、稻粉虱、細條病、白葉枯病、胡麻葉斑病、稻曲病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及其它病毒病等在局部地區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ǘ┯衩撞∠x 偏重發生。發生面積430萬畝次。
草地貪夜蛾: 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40萬畝。
玉米螟: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10萬畝次。
玉米大、小斑?。褐械劝l生。發生面積55萬畝次。
玉米銹?。褐械劝l生。發生面積30萬畝次。
此外,玉米蚜蟲、玉米紋枯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ㄈ┦卟瞬∠x 偏重發生。發生面積4100萬畝次。
黃曲條跳甲:偏重、局部重發生,珠三角地區發生重。發生面積520萬畝次。
小菜蛾:偏重發生,珠三角地區發生較重。發生面積400萬畝次。
豆莢螟: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20萬畝次。
瓜薊馬:在瓜、豆、茄類等作物上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05萬畝次。
瓜實蠅:在苦瓜、絲瓜、西葫蘆等品種上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60萬畝次。
菜青蟲: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40萬畝次。
斜紋夜蛾: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315萬畝次。
斑潛蠅: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85萬畝次。
煙粉虱: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80萬畝次。
甜菜夜蛾: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30萬畝次。
霜霉?。浩匕l生。發生面積230萬畝次。
白粉?。褐械?、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80萬畝次。
軟腐?。褐械劝l生。發生面積170萬畝次。
炭疽?。褐械劝l生。發生面積155萬畝次。
枯萎?。褐械劝l生。發生面積90萬畝次。
疫?。褐械劝l生。發生面積100萬畝次。
此外,蚜蟲、病毒病、黃守瓜、灰霉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ㄋ模┕麡洳∠x 偏重發生。發生面積3500萬畝次。
桔小實蠅: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45萬畝次。
荔枝蒂蛀蟲:偏重發生。發生面積600萬畝次。
荔枝蝽蟓: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20萬畝次。
荔枝霜疫霉?。褐械?、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30萬畝次。
荔枝炭疽?。褐械劝l生。發生面積125萬畝次。
柑桔紅蜘蛛:偏重發生。發生面積330萬畝次。
柑桔銹蜘蛛: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50萬畝次。
柑桔潛葉蛾: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80萬畝次。
柑桔褐斑?。涸谪暩?、年桔等感病品種上中等發生。發生面積90萬畝次。
柑桔潰瘍?。涸谖指?、貢柑和橙等感病品種上偏重發生。發生面積65萬畝次。
香蕉葉斑?。褐械?、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65萬畝次。
此外,天牛、荔枝癭螨、荔枝尺蠖、香蕉象甲、香蕉弄蝶、柑桔瘡痂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ㄎ澹┗ㄉ∠x 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700萬畝次。
斜紋夜蛾: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00萬畝次。
薊馬: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85萬畝次。
蚜蟲:中等發生。發生面積85萬畝次。
葉斑?。褐械?、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10萬畝次。
銹?。褐械劝l生。發生面積70萬畝次。
?。┢渌泻ι?nbsp;
農區害鼠: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430萬畝次。
甘蔗螟蟲: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45萬畝次。
大豆銹?。褐械劝l生。發生面積 10萬畝次。
茶小綠葉蟬:中等發生。發生面積40萬畝次。
福壽螺:中等發生。發生面積分別為520萬畝次。
二、預測依據
?。ㄒ唬┎∠x源較充足。
2月份,氣溫偏高、降雨偏少,利于病蟲越冬及滋生,冬后蟲源基數明顯偏高。冷暖氣流交接頻繁,燈下監測到稻飛虱等遷飛性害蟲遷入。一是草地貪夜蛾本地蟲源范圍廣、蟲量偏大、擴散為害快。發生范圍廣,目前全省有16個地級以上市45個縣(高于去年的同期15個地級以上市39個縣(市、區)報告發現草地貪夜蛾發生,累計發生面積10.36萬畝,百株幼蟲量平均2.78頭,為害株率平均3.25%。二是水稻鉆蛀性螟蟲冬后基數大,二化螟和大螟占比高。鉆蛀性螟蟲冬后畝幼蟲量2522.7頭,高于常年平均1196.1頭,低于去年的2975.4頭,以二化螟和大螟發生為主,占比超過95%,其中二化螟和大螟畝幼蟲量分別為1245頭和1083.3頭。三是兩遷害蟲燈下已有遷入。2月中下旬普寧站燈下監測到稻飛虱遷入,3月8日新興站燈下始見稻縱卷葉螟,始見期早。冬后調查再生稻和落粒稻田,稻飛虱平均蟲量0.7頭/㎡,低于去年的5.4頭/㎡;稻縱卷葉螟平均畝幼蟲量6.1頭。四是經濟作物冬后病蟲基數普遍偏高。3月上中旬全省各監測站調查,小菜蛾百株幼蟲量平均20.0頭,略低于去年;黃曲條跳甲百株成蟲量平均684.9頭,高于去年的550.7頭;蔬菜霜霉病病株率平均6.8%,低于去年的14.3%;荔枝蝽在粵西地區已陸續進入卵孵高峰期,百梢成若蟲量平均7.08頭;柑桔紅蜘蛛百葉螨量平均280.5頭,高于去年同期114.5頭。
?。ǘ夂驐l件利于多種病蟲的發生為害。
據廣東省氣候中心預計,開汛期正常略晚,前汛期(4-6月)降雨除粵西偏多1-2成外,其余大部地區偏少1-3成,全省大部氣溫偏高0.1-0.5℃;“龍舟水”珠三角及南部沿海偏多1-2成,其余地區偏少1-2成;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的臺風(含低壓)偏早偏多,登陸點以珠江口及以西地區為主。氣候條件利于草地貪夜蛾、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等遷飛性害蟲的遷入繁殖以及小菜蛾、黃曲條跳甲、蒂蛀蟲、柑桔紅蜘蛛等重大害蟲發生為害;汛期高溫多雨的天氣尤其是強降雨和臺風易造成大量傷口,利于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柑桔褐斑病、荔枝霜疫霉病、蔬菜霜霉病、白粉病等多種病害發生流行。
?。ㄈ┰耘嗉捌渌蜃?。
1.早稻病蟲。水稻品種多,感病品種有較大的種植面積,部分多年種植品種抗性水平下降,密植面積比例較大,郁閉度高,中后期易形成適溫高濕的田間小氣候,利于多種病蟲發生;“犁冬曬白”田塊少,水稻機收留茬較高,利于多種病蟲越冬和輾轉為害。
2.玉米病蟲。各地玉米種植期不一,冬、春、夏接連種植,甜玉米種植面積占比較大,分散種植,連作、套種現象普遍,致使玉米生育期不一,橋梁田塊多,利于草地貪夜蛾等病蟲輾轉為害。
3.蔬菜病蟲。種植品種多、植期不一,分散種植、套種、間種普遍,大部分地區無明顯休耕期,利于小菜蛾、黃曲條跳甲等病蟲輾轉為害。
4.果樹病蟲。梢期不一致,果實熟期不一致,利于病蟲輾轉為害。受柑桔黃龍病和去年荔枝小年的影響,部分地區失管果園增多,成為病蟲傳播的重要源頭。由于去冬寒潮凍害,導致部分遲熟柑桔品種受凍,樹勢生長較差,抗逆性較差,沃柑、貢柑等品種推廣面積較大,利于柑桔潰瘍病、褐斑病等病蟲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