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廣東省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 2023年4月20日
春播玉米草地貪夜蛾發生預報
進入三月以來,隨著氣溫回升,草地貪夜蛾發生范圍不斷擴大,至4月中旬我省除粵北部分地區外,其余大部分地區均發現該蟲為害。據各地近期調查,當前草地貪夜蛾均在玉米病蟲發生,中等發生,發生區域不平衡,以粵西和粵東發生較重。據4月19日統計,全省監測點草地貪夜蛾百株幼蟲量平均4.44頭,為害株率平均 4.96%。徐聞站調查,百株幼蟲量14頭,為害株率12%;信宜站調查,百株幼蟲量1-4頭,為害株率平均1.4%,高的14.7%;陽江站調查,百株幼蟲量平均1.2頭,高的17頭,為害株率1.3%,高的13%;揭東站調查,百株幼蟲量1.4頭,為害株率2.9%;陽山站調查,百株幼蟲量1頭,為害株率2%。
據省氣候中心預測,前汛期(4-6月)降雨除粵西偏多1-2成外,其余大部地區偏少1-3成,“龍舟水”珠三角及南部沿海偏多1-2成,其余地區偏少1-2成;氣溫大部偏高0.1℃-0.5℃,利于草地貪夜蛾的遷入、擴散和為害。我省玉米種植分散,連作、套種普遍,當前春播玉米大部分處于苗期至喇叭口期,營養條件適宜,利于草地貪夜蛾取食、繁衍和輾轉為害。綜上分析預測春播玉米中后期草地貪夜蛾偏重發生。
各級植保部門要提高認識,圍繞“蟲口奪糧”保豐收目標,堅決打好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阻擊戰。一要加強病蟲監測。要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玉米、水稻、甘蔗等作物種植區域開展田間網格化監測,加密監測頻次,擴大調查范圍,準確掌握發生情況,及時發出預報預警信息。二要加強宣傳培訓。通過培訓班、現場會、廣播、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做好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技術宣傳和普及。三要及時組織開展防控。各地要組織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要抓準低齡幼蟲高峰期,選擇蟲螨腈、氯蟲苯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蘇云桿菌等安全、高效的對口農藥,確保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