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農農函〔2022〕696號
林炳亮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在海水養殖中采用生態浮球,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建議收悉,經綜合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意見,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您對我省漁業工作提出的寶貴建議和對我省漁業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您的意見建議很有針對性和建設性,對促進我省綠色漁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加強養殖規范管理,走生態高效可持續發展之路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2020年10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十廳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2022年4月,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牽頭起草,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編制出臺了《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稱《意見》),加快推進我省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構建漁業生產生態良好空間。
在規劃上,2021年12月,經省政府同意,我廳牽頭組織編制《廣東省養殖水域灘涂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按照“全省統一底圖、統一技術標準”的原則積極組織、推動各地編制發布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劃定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養殖區。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96個水產養殖主產縣(市、區)均已完成規劃編制發布工作。各地按照規劃的分區要求及管控措施,依法核發水域灘涂養殖證,保護生態環境,維護漁民合法權益。根據國家統一工作部署,我省正在推動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在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強調統籌海洋空間開發利用,提出漁業用??臻g布局規劃,安排珠江口漁場、汕頭漁場、抱虎漁場、萬山底漁場、放雞—海陵漁場、湛江硇洲漁場等18個傳統漁場及稔平半島、鎮海灣等9 個近岸海水增養殖基地等漁業用海布局,滿足漁港及漁業設施建設用海需求?!秾嵤┮庖姟分赋?,優化區域生產布局上,粵東沿海地區發展海水養殖,加快發展深藍漁業,做強精深加工業,建設濱海休閑漁業帶。
在發展方向上,國土空間規劃將強調生態保護,加強海洋污染防治,推廣綠色海水養殖模式,因地制宜處理養殖廢水,科學管控沿海重點養殖區域的養殖規模和數量,推動我省近岸海域水質穩中向好。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等十部委《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開展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建立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稻漁綜合種養、用藥減量、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水產新品種試驗示范等170個示范基地。其中在汕頭南澳建設海洋牧場生態養殖示范區,采用新型可回收環保浮球,截至2021年11月,南澳縣政府投入資金2500萬元,全面使用彩色生態浮球21106畝。
在養殖規模上,《意見》指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要素高效轉化。產業為本,標準引領。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提高產業組織化水平,發展產業集群,增強規?;瘍瀯?。構建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引導市場主體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經營、精細化管理。堅持治理有效,提質增收原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適應市場消費需求,擴大優質水產品供給,增加漁民收入。
在養殖方法上,《意見》指出,堅持綠色發展,創新驅動原則。加強漁業資源保護,推動水產養殖向環境可持續轉型,構建生態和諧發展空間。貫徹落實《實施意見》,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充分發揮省級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對科技的支撐作用。加大對良種選育、 綠色養殖等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發揮基層水產技術推廣體系作用,引導水產養殖品種結構和模式調整。根據市場需求,加快漁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下一步,我廳將聯合相關廳局結合《意見》《實施意見》和《規劃》等的實施,統籌謀劃,進一步推動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加大規劃的實施力度,重點加強養殖岸線和海域的詳細規劃,使之與海洋功能區劃、城市規劃、旅游規劃相銜接,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拓展養殖發展空間。大力發展深遠海養殖,建設一批規模效應明顯,裝備化、機械化、數字化的深遠海大型智能網箱養殖平臺。重點發展HDPE型重力式深水網箱,推動近海養殖向深遠海轉移。穩步發展桁架類+重力式深水網箱,構建深遠海養殖“萬里長城”。鼓勵發展大型養殖工船,形成流動式養殖、補給、加工產業。探索發展“深水網箱+風電”新模式,推動漁業和風電能源業協同發展。創新發展“深遠海養殖+休閑海釣”新模式,打造吃、住、行、游、購、娛等配套完善和特色鮮明的“海上度假村”。
在發展方向上,優化近海傳統養殖,開展傳統養殖方式升級改造示范,支持傳統養殖網箱、筏式養殖、吊籠養殖等使用高分子聚合物、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等新型浮性材料替代,建設美麗海灣。堅持大力推行健康養殖模式,優化品質,提高質量,擴大效益。
在養殖規模上,支持堅持優化環境,調整結構,合理布局,熱點品種適度發展。
在養殖方法上,支持堅持多樣化,提倡生態高效養殖和資源增殖,推進海水養殖業健康、協調、持續發展。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及水產技術推廣等單位,研發適合廣東區域特點的陸基養殖—灘涂貝藻養殖—近岸人工魚礁—離岸海洋牧場的綜合立體養殖方式;總結南澳建設海洋牧場生態養殖示范區經驗,加大對綠色生態養殖模式、工廠化、智能化養殖的研發支持。
二、規范申請審批程序,促進海水養殖業有序發展
2021年10月,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生態環境廳等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養殖用海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提高審批效率、簡化海域使用論證、優化用海環評和嚴肅查處違法養殖用海,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養殖用海管理。加強海水養殖環評監管和污染整治督促,嚴格海水養殖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已印發《關于加強海水養殖業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導沿海各地級以上市推進海水養殖規劃環評工作,加強海水養殖項目環評管理,嚴格落實環評制度。組織開展海水養殖入海排污口摸查登記,將農業(水產養殖業)及其它生產型污水入海排污口作為一個重要類別組織開展了水產養殖排放口的排查登記,并納入“廣東省重點入海排污口監管系統”,實行動態監管。
下一步,我廳將和省生態環境廳等單位共同推動出臺加強海水養殖生態環境監管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海水養殖生態環境監管和污染防治,依法實施可行性論證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用于養殖業的用海,建立許可和登記備案制度。加大行政管理力度,采取必要措施,清理整頓已建不合格養殖、育苗場。強化督察檢查力度,充分發揮海洋環保職能,加強水產養殖產地環境的監督管理,減少海洋環境污染。加快推進制定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標準,組織開展重點養殖入海排污口監測;開展推進養殖池塘升級改造與尾水治理,推動提高海水養殖尾水治理技術,協同推動近岸海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優質海產品保供,助力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促進海水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三、加大扶持力度,減輕養殖戶經濟負擔
為降低養殖用海海域使用金等,我廳與省自然資源廳深入開展調研,共同組織了廣東省養殖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調整調研。2021年4月,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省財政廳印發《關于降低養殖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的通知》(粵財規〔2021〕3號),將全?。ú缓钲谑校B殖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統一調整為《廣東省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粵財規〔2019〕3號)的50%。
下一步,我廳將與相關廳局加強溝通,深入了解我省海水養殖業實際困難,多渠道爭取資金投入,推動降低養殖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進一步簡化養殖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方式,促進我省海水養殖業健康發展,加快推動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爭取研究加大相關扶持力度,更換生態環保浮球,共同為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促進廣東省海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貢獻。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省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支持。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2022年6月28日
?。撓等思半娫挘簩O秀秀,020-3728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