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 id="y4sep"></th>
  • <button id="y4sep"></button>
    1. <th id="y4sep"></th>
        簡體版 繁體版 信息無障礙
        當前位置: 首頁 > 互動平臺 > 政協提案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關于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20220408號提案答復的函

        粵農農函〔2022〕701號

        李耿堅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在更高層面上加大對粵東西北鄉村振興建設幫扶力度的提案》(第20220408號)收悉。經綜合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等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開展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行動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廣東實際、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的重大舉措,是我省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城鄉融合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平臺。省直有關部門始終堅持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積極健全完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拓寬資金籌集渠道,支持推動鄉村振興取得重大進展;積極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強化幫鎮扶村帶戶;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流轉,推動規?;洜I。

          一、工作開展情況

         ?。ㄒ唬v鎮幫鎮扶村工作成效初步顯現

          一是在強化要素保障中釋放發展動能。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立足于深度走訪摸排,在把握原有產業傳統的基礎上,活化當地特色資源,在產業協作、技術支撐、金融支持等方面發揮穿針引線的作用,激活了被幫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能。全省共實施幫扶項目8754個,引導2108家企業到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投資,輻射帶動低收入群眾59836多人。二是在為民辦實事解難題中密切黨群關系。在科學用好財政幫扶資金使用的同時,積極協調派出單位投入更多資源幫鎮扶村。截至2021年底累計建設“鄉村振興車間”238個,吸納8386人就近就業,其中已脫貧戶2099人;舉辦培訓班1419期,培訓已脫貧人口90566人次;舉辦系列促增收展銷活動,通過線上或舉辦脫貧村農副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帶動銷售4.05億幫扶產品。三是在增加公共服務供給中縮小城鄉差距。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盯緊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這一目標,推進鄉村治理“百鎮千村”示范創建活動,優化配置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提升鎮域公共服務水平,既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又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

         ?。ǘ┓e極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

          一是部署我省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工作。召開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以中心村為節點、圩鎮為樞紐,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集片成帶,同步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的先行示范帶建設,輻射帶動示范帶內率先實現振興,各地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分類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展現出各美其美的特色特點。據統計,目前全省已啟動建設示范帶487條,初步建成3420公里,其中汕尾市鄉村振興示范帶覆蓋面積最廣、成效最明顯,規劃中的鄉村振興示范帶11條,在建設中的鄉村振興示范帶有40條,已初步建成480公里。二是明確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方法和標準。省鄉村振興局牽頭制定了《廣東省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指引(試行)》,明確了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建設要求、建設內容、實施步驟,規范夯實基礎、基本建成和示范帶動3個階段的建設標準,為汕尾等全省各地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工作指南。三是總結梳理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經驗。省鄉村振興局遴選了50個典型案例,形成《廣東省鄉村振興示范帶典型案例匯編》,對汕尾等粵東西北的鄉村振興示范帶典型案例進行了推廣。四是制定《廣東省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獎勵方案》。每年采取競爭性遴選方式,以縣級為單位,在全省范圍內評選出“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作為獎勵對象。從省級涉農資金中安排10億元用于獎勵“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評選工作,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縣(市、區)和惠州、肇慶所屬縣(市、區)及江門恩平、開平、臺山獲評的“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各獎勵1億元。

         ?。ㄈ┐罅π麄髅利愢l村建設成果

          一是舉辦“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系列活動。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等有關單位評選出了10個“廣東十大美麗鄉村”、10條“廣東美麗鄉村風貌提升示范帶”、20條“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8類80個“廣東特色名村”、10個“廣東美麗鄉村最佳進步村”,其中汕尾評選上了11個項目。二是舉辦廣東省美麗鄉村攝影展活動。集中反映我省新時代建設幸福鄉村,推動鄉村振興的新風貌、新成果,營造全民關注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良好輿論環境。三是開展《鄉村振興大擂臺》。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廣東廣播電視臺開展第二屆《鄉村振興大擂臺》,汕尾螺溪鎮獲得“十強”,通過全省電視比武競賽,有效推動了汕尾等粵東西北地區鄉村振興建設,進一步壓實了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使命,激發干部群眾交流鄉村振興工作經驗成果,全方位展示了鄉村振興成果,帶動了農產品銷售和鄉村旅游,掀起了美麗鄉村建設“比學趕幫超”、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從黨政引領、群眾參與,到企業幫扶、金融助力,共同推動鄉村風貌提升顯成效。

         ?。ㄋ模┌l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一是加強政策創設。廣東相繼出臺《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堅持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扶持壯大集體經濟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的意見》等政策性意見。同時,制定出臺《中共廣東省委實施〈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辦法》,探索推動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的制度機制,全面提升各級黨組織對農村工作,尤其是發展集體經濟的領導能力。2021年,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換屆后,村黨組織書記“三個一肩挑”比例超過99%。二是強化試點示范。2021年,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將健全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列為新發展階段創造型引領型改革任務,部署在梅州等5地試點,探索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有效路徑。2019-2021年,全省共整合各級財政資金12.615億元,支持2523條行政村開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試點。三是健全完善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開展集體經濟合同專項清理,完善和糾正問題合同;不斷完善農村集體資產信息化管理,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應用升級,進一步規范村集經營性資產招投標及合同。

         ?。ㄎ澹┨剿魃罨r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一是開展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省開展農村宅基地地籍調查總宗地數約2409萬宗,宅基地應登記發證數約1349萬宗,已登記發證數約1157萬宗,登記發證率為85.79%,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任務,基本摸清各地農村宅基地分布情況、權屬情況等底數信息,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抵押試點等農村宅基地改革工作夯實產權基礎。省自然資源廳積極配合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協助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中的相關問題,及時按規定提供最新的基礎圖件、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等數據給農業部門,用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二是全面深化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2019年,制定全省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實施方案,在全省未實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地區加大改革探索力度,每個縣(市、區)選取一批具備條件的公司和農民合作社,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2020年,在每個縣(市、區)選取1-2個鄉鎮推進試點,重點在健全土地股份合作社組織機構和財務制度方面探索積累經驗。是推進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流轉。指導東源縣、開平市、陽山縣整建制開展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獎補試點,指導有條件的地區自行開展農村土地流轉獎補工作,探索加快土地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有效路徑,示范引導多形式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哟筚Y金支持和政策幫扶力度

          一是加大對粵東西北的資金支持。2016-2020年籌集省級資金696.45億元支持粵東西北地區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以及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幫扶政策落實落地,有力推動粵東西北地區161.5萬貧困人口、2277個省定貧困村高質量如期脫貧出列,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二是深入實施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2019-2022省財政每年統籌整合省級涉農資金超過300億元,其中八成以上投向市縣基層,九成以上投向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區,重點支持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產業持續發展、補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短板等重大農業農村項目,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提供強力支撐。其中,2019-2022年省級共安排汕尾市涉農資金57.76億元。三是全力支持推進駐鎮幫鎮扶村。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部署,2021-2025年,省財政、珠三角幫扶市、被幫扶市將按照6:3:1的分擔比例共籌集901億元(其中安排汕尾市40億元),支持粵東西北地區12市及肇慶市的901個鄉鎮開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省級承擔其中的540.6億元,幫扶資金重點用于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水平、提升鎮村公共基礎設施水平、提升鎮域公共服務能力、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等方面,力爭到2022年全省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鞏固拓展,鎮村同建同治同美取得顯著成效,到2027年鄉村振興取得戰略性成果,鎮村面貌實現根本改變,到2035年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目標總體實現,鄉村基本實現現代化。

          關于“建議省對汕尾市建立鄉村振興發展基金方面給予支持”的意見。2017年來,為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關要求,省財政安排100億元作為資本金注入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用于發起設立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以下簡稱農業基金),通過直接投資及組建子基金的方式,撬動社會資本200億元以上;力爭撬動社會資本300億元以上,形成總規模400億元的農業基金。農業基金作為我省三大政府出資政策性產業引導基金之一,目前已投資覆蓋包括汕尾市在內的14個地市,投資領域涵蓋畜禽牧、水產、糧食、果蔬、花卉、南藥等農業產業鏈,以及農資、農產品加工、農業生產服務和信息化、供應鏈和冷鏈、休閑農旅康養等三產融合、農業新業態等。因此,考慮到省級已設立有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域的農業基金,為加強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建議汕尾市可通過參股組建農業基金子基金的方式,積極投資市內的農業產業項目,促進汕尾市鄉村可持續振興發展。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針對您提出的強化幫鎮扶村帶戶工程,支持粵東西北各地積極開展農村承包地經營權等農村產權金融抵押試點和全省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流轉工作試點等建議,下一步,我省將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對粵東西北鄉村振興建設幫扶力度:

         ?。ㄒ唬┘訌妼洊|西北的幫扶力度。一是加強產業幫扶。開展農業產業合作與產銷對接,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農村二三產業在鎮村融合發展。珠三角幫扶市及組團幫扶單位可參與被幫扶地區農業產業園區、物流產業園區等的規劃設計、投資建設、招商引資、運營管理,銜接珠三角幫扶市的農產品批發、生產企業與被幫扶縣、鎮開展農業合作與產銷對接活動。二是加強消費幫扶。鼓勵引導珠三角幫扶市農業龍頭企業、農批市場、大型超市、企業、配送公司等到被幫扶市建立農產品基地。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鼓勵各類電商平臺、社交新媒體、網絡直播平臺持續加大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農副產品銷售力度。三是加強就業幫扶。完善與被幫扶地區勞務輸出對接機制,向被幫扶市提供各類崗位信息,組織幫受雙方的技工學校、培訓機構開展業務交流與合作,提升農村勞動力就業能力水平。協助珠三角地區家政類機構到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開展業務對接,幫助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脫貧人口轉移到市外就業或在市內就近就業,并給予政策支持。

         ?。ǘ┲С职l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積極指導試點地區開展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專項改革試點,持續實施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試點,探索破除集體經濟發展的人才、資金、項目瓶頸,加快推進集體經濟轉型升級,增強農村集體經濟自我“造血”能力。繼續深化改革探索,積極總結推廣試點工作經驗,加快推進以土地為中心的股份合作制改革,支持村集體發展農業規模經營。

         ?。ㄈ┤嫱瓿伞胺康匾惑w”農村不動產登記發證工作。指導督促各地全面完成我省“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發證工作,建立我省“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權籍調查和登記成果數據庫,進一步明晰我省農村不動產底數信息;進一步深化自然資源“放管服”改革,探索優化宅基地建設規劃許可、登記發證管理,指導地方不動產登記部門簡化程序、精簡材料,便捷高效辦理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等日常登記,促進宅基地等農村土地資源的盤活利用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各項工作落實。

         ?。ㄋ模┙⒍嘣度霗C制。鼓勵各地在確保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創新資金使用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積極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駐鎮幫鎮扶村,加強對重點村的幫扶投入,廣泛動員珠三角地區鎮村(社區)、社會組織、企業、干部職工捐資或項目認捐等多種方式支持鎮村建設。鼓勵幫扶單位統籌整合部門資源,安排符合方向的專項資金、項目結余資金、辦公經費、項目經費等多渠道籌集資金,支持定點幫扶鄉鎮幫鎮扶村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實施的產業、民生等項目落地。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2022年6月29日

         ?。撓等思半娫挘簩O雨才,張爍 020-37288416、020-37289053)

        边做边摸边做视频叫床

      1. <th id="y4sep"></th>
      2. <button id="y4sep"></button>
        1. <th id="y4sep"></th>